为什么温度误差使用K不用°C?
通常,红外测温仪和红外热像仪中,测温误差和NETED中有0.1K、0.2K、0.5K、1K、2K的描述,比如:
德国DIAS红外公司的10系列红外测温仪(参见黄色方框中的字):
再比如德国DIAS的中波红外热像仪(参见黄色方框中的字):
这个K代表什么?0.2K代表什么?
首先要说明,这个K是开尔文温度的K,也就是开式度,是绝对温标。°C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摄氏度。
通常我们所说的1°C = 273.15K 或者说 1K = -273.15°C,这2个等式是错误的,实际准确的写法是:
0K = -273.15°C 或者说
开式度K = 摄氏度°C + 273.15。
但一定要记住很重要的一条,就是:每变化1K就相当于变化1°C,只是计算起点不同而已。
这就明确了,在变化或间隔或差异或误差中,0.2K=0.2°C,0.5K=0.5°C,1K=1°C......
既然如此,那在误差或NETD中直接写0.2°C或1°C不就可以了吗?为什么要写0.2K或1K呢?
因为这是物理学家长期养成的习惯。
另外,摄氏度°C只是在1954年第十届国际度量衡大会上才正式成为温度单位的,也就是温度单位的后来者。
很多上过大学、上过研究生、上过博士的人都知道,考试中,如果温度误差、重复误差中不写K、写了°C,那么老师、教授一定说题目答错了,要扣分的。
在误差、噪声、误差表述方面,虽然可以用°C来替代K,但是几乎大部分公司或研究所、高校还是喜欢采用K,而不是°C。虽然没有什么不同,虽然也有单位开始写°C了。
欢迎关注DIAS微信公众号KingDIAS
如需了解更多红外产品及应用,
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KingDIAS,
或扫一扫二维码: